论坛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要闻动态 > 论坛动态 > 正文

国家开发银行原副行长刘克崮先生在探索未来——《养老金管理的未来》新书发布会的发言实录 (会议速记稿)

来源:CAFF50  作者:本站  发布时间:2017-10-16  阅读次数: 次

DSC_0005_副本.jpg

大家好!

两个题目。第一,祝贺安集思教授新书的中文版发行,我有幸在几个月前专程去加拿大学习加拿大的养老金制度,从顶层设计、理论基础和运行实践及管理机制,都是世界顶级之一。

非常感谢安集思教授在多伦多大学专门抽了半天的时间接待我,我们做了初次的见面性的知己性的第一次接触,我非常尊敬,也是很仰慕安集思教授,你是我接触的全世界社保顶级专家之一。昨天是社科院去了,那几个也是顶级。罗伯特,还有一位瑞典的,瑞典创造了新模式,空账,但是很清楚的清理账,你交了多少钱,最后某年某月得到多少,这个是关键,你交了多少钱最后兑现不知道,那个是次要,你得告诉他你能兑现到这儿,什么原因,因为你交了这么多,瑞典创造了新模式,现在全世界有一股风否定智利,这种模式很难做,但智利是靠军政府20多年的威力做的,一般国家很难弄。

我在辽宁做社保的时候,全国社保改革试点,我分管此项工作,做了一个实践,那个时候就认真学习了国际的经验,什么美国模式、德国模式,还有欧洲其它国家,然后出了个智利模式。我们的个人账户就是跟着智利模式走的,世界银行1994年出了专门的报告,号召全世界学习。

研究重大问题,公开透明,据说世界银行有个措施,你得好好学习,你不好好学习我不给你放款,这有点过了,但是是个别现象。现在全世界30多个发展中国家,没有一个发达国家跟着学,30多个发展中国家跟着学,实践了30多年,现在呢,政治家承受不住了,然后赶紧采取措施,弥补它的缺点,但我不认为它是应该全盘否定的,它现在弥补的是原来没有缴费的、没有纳进来的,没有缴费的老人现在没有着落的,已经缴费的,原来投资非常好。我1999年去的,它的投资回报率11,它曾经最高14,稳定是11,那会儿还是很好的。

那么你说危机出来了,这些事儿,就是刚才说的这个长期投资。一个小船,风一吹,波浪骤起,也就几米,你到海边上,那是几十米,那大海里可能上百米一个浪啊,你起来了、起来了,然后啪下去,浪回来了,你人呢?那怎么办呢?大船呀,一横,骑在你五个浪尖上,平稳不倒,这就是长期投资。

第二,最有特色的,我说你是最好之一,加拿大的投资十分出色,成团队了。我说心里话,我在研究是一个忠民还是五个忠民还是三个忠民。我在研究,一个,绝对不可以,必须有两个三个以上。加拿大有一个全国的,政府的公共养老基金管得非常好,然后有一套市场运行的机制,它有一个专业的队伍,然后有一套委托代理的机制,是公共的,你刚才提到理事会,它是公共的,那要有个机制,有公共的谁代表呢?然后委托,委托到一个管理公司,然后公司有架构,然后再落实到所有的人,内部就承包制了,跟效益直接挂钩,吸引到市场上最优秀的人,这得最优秀,所以它做得结果,全世界2007年、2008年金融大波浪,加拿大没啥波浪,其中,它的一个杰出表现,就是这几个系统。

我刚才跟忠民还交流了一下,第一,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投资非常好,安德列省也非常好,还有个什么老师、公务员那个计划,还有个意外的收获,铁路公司,铁路公司是个小航母,成立了六七十年了,二三十年的钱一直支撑到现在,达到现在养老金发放的50%左右,一半是过去的人交,一半是现在的积累,跨几个10年周期。这是第二个,投资性明显的。

第三个,就是我说的所有参与机构和人员,高层的专家和高层的决策人,懂专业,然后一直到操作。一理论,二目的、规则,三个人的热情,也像社会主义国家的优秀公务员、优秀公民。

我说那个国际,智利要仔细的研究,哪对了哪错了,国情如何,环境如何。然后加拿大是我们重点要学习研究的,但加拿大有一条,它资源太丰富了,没法弄,它到什么程度,我关心农业、我关心农场,我上哪都找农场,他给我讲故事,他的朋友华人教了一辈子书,下来去农村,他只要在那盖房子开始耕种,政府确认他在这儿居住并且有实实在在的规模生产,水电气热全上,医疗服务全上。

我说中国的事儿要思考,学习加拿大,学习安集思老师,学习我刚才说的瑞典的、德国的、美国的、智利的、新加坡等等,我们最后落在研究中国的事儿。中国我觉得就两个事儿,一,我们要构造一个体系,我借用安集思开始说的,他的理想是造一个全体国民退休后都能够享受的和普通公民市民一样的生活水平。那么我说呢,中国到现在,中国应该构造一个面向中国全体人民,简称面向大众、面向21世纪,新的中国特色,基于全球经验的社保制度,在社保制度里第一位的是养老,关乎大众百姓和国家财政和国家社会稳定和国家的强盛最根本的一个制度,是养老制度。这里边两个问题,第一个就是要研究我们的体系。我认为中国的现状就是五个层次,回到中国特色了,中国最大的特色,东方文化,中华文化,家庭养老,这是中国的根儿,养儿防老。这一条,我们有中国文化的支撑,几千年几万年的奠基,很兴旺的民族。中国的社保是家庭,不叫社保,就叫养老保障机制、养老金制度,家庭,所以中国人不能放弃这一点,我们现在道德上已经很深厚了,没有孝,不尽孝会受到社会的谴责。第二个,现代社会已经给予了法律的保证,儿子不管你,法院判,儿子去,不去就要扣钱或者雇人去,这是我们有法律保障的,一定要发扬光大。以及一些其它的社会补助,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世界银行的三支柱,1994年说,后来它补充了两个,补充的第一个是0支柱,就是最低生活保障,中国的0支柱已经形成了,昨天的研讨会上有的同志说中国的0支柱还是0,我那个会上不好意思跟他讨论,时间有限,我现在也不能展开,中国的0支柱在全世界是优秀的,晓义知道。我在辽宁时候,在中央的指导下大力推行所有的市民基本生活保障,常规的就是人口的百分之123,辽宁那个时候频率7,抚顺低保覆盖率13,我们连保障房都给,但是不发钱,发东西,保障你,不饿着,然后小阁楼,有吃用住。我们的低保在那次,搞这个下岗,然后失业保障,然后低保,管所有城市的人,然后温家宝执政时期把低保扩到农村,然后习近平上台,把低保低水平的覆盖加上扶贫,现在迅速的推广,已经解决了多数人。所以中国的低保,我认为全世界论质量和数量结合而言,世界第一,继续巩固。

再往上,第三个是世界银行的第一支柱,我现在画的粉红色是理论政策的覆盖,蓝色是我们实际享受政策的人,这个家庭互助没有数,多数人都执行,所以我没画。低保,原则上都覆盖,城乡全覆盖,然后实际呢?就是百分之十几。然后一支柱,我们城市职工,干活的主力,创造价值的主力。第二个,是居民。我们这两套已经形成了。

行业养老金,在基本之上有一个行业的,人均行业、金融行业挣钱多,那就多缴点,待遇也好点,是可以的,但也别太过分。企业年金,我们名义上覆盖的量的挺大,我们理论上红的是覆盖的,实际进入年金的9.4%,很小。然后商业保险,我们现在给了,谁都可以做,现在又成立了什么养老商业保险公司吧,实际呢,我问来问去问不出数来,我就主观判断了,1%、2%以下,非常小,所以中国要回答第一个问题,我们的社保体系,我们面向大众,我们覆盖得比较差,我们覆盖的水平也比较低,我们的科学性更差,对于一支柱的量来说,我们世界上不是太差,应该说大国里还不错,这是劳动社保主推的这一块,我觉得在世界上我们还是可以的。

我们的现在的扶贫,世界一流,中国扶贫占全世界的百分之六七十,中国的扶贫一流,特别是农村。然后我们的低保也不太差,我们的家庭也不差,就缺乏制度。然后比较弱的,年金弱,商业保险十分弱。这里有没有规律?刚才说了,你一二支柱很强,是不是三支柱就不用了?也不排斥。这是我们需要研究的第一个问题,我们总的目标下的中国面向大众和21世纪的养老制度体系,基本的模式和架构。

第二个,这是我们现在,我概括的我们现在养老金制度中,主要的问题,以职工养老金为例,很快,我们现在体系中的主要问题,第一,企业职工参保数不断上升,缴费比例不断下降并存。第二个,名义高缴费率28,实际低费基名存,其实原本是按真正的工资总额,工资总额大就多,工资总额小就少嘛,现在实施中,参差不齐。第三个,待遇水平不断提高,然后养老金支付的压力不断的加大,是反向走的。第四个,省级统筹也不多,是市统筹,个别的是县统筹。现在说到省,很多省现在透支,例如我当年抓的时候,辽宁和东三省都是透支,然后还有很多省是大量赢余,不愿意收了,收了干什么?没有用。什么原因?人口结构,东北的老年人百分之二三十,深圳的老年人不到2%、3%,是人口结构造成了,那么这种政策一刀切能行吗?为什么不统一统呢?然后个人账户总额,账户在不断的增加,实际个人账里的资产不断的空,那你到底干什么呢?要清晰,现在不清晰。然后最后,基本养老的结构,一柱独大,但有几个先天的都比较弱,那是家庭那块,但我们没有把它制度化,制度化不够。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我不论是什么机制,你是德国模式、美国模式、苏联模式,你是新加坡还是哪,所有的机制,你爱怎么讨论怎么讨论,现实永远的要抓一件事儿,任何模式下,都要把五项机制建好,第一,你该收的把钱收上来,你不能出去一个总额,出了社会平均,出了社会平均按最低工资,出最低工资他按一个企业,那不乱套嘛。要有收的机制,是吧。第二,支出,什么待遇?我们非要挺着,60%、70%的替代率,我昨天听了,欧洲普遍40多,到30多才有点危急,我们非要挺着五六十,脱离实际,没本事,去吊胃口,不自己惹麻烦嘛。第三个,平衡机制,有收有支,有了缺口怎么办?自己的梦自己圆,你还是拉上财政,进五六年财政每年稳定的给社保养老金投入了18%,稳定的投入18%,这18%该投吗?财政要干的事儿很多,你自己的机制不完整,漏出一个口,当然有些是财政该处理的,该处理的就果断的上,不该处理就果断的谈判,机制很不好,年年有人补,它就不一定好好的收,不一定好好的支,是软机制,从宏观到委员。第四个,增值,中国的增值非常的差,这个增值机制我们差距非常大,就是现实,我们的可贵之处,朱镕基当时建了这个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我也有幸介入了一下,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贡献,然后这个队伍运作得非常好,要用单体,你在世界上应该是先进之一,这个队伍非常好。第二,我主张再搞一两个,或者有点竞争好,分分工,所以这个增值机制很重要。不论是个人的钱,行业的钱还是国家基本公共的资金,都需要增值。最后一个,数据,没有数据,没有13亿每个人的数,所有设计都是空的,只做抽样是不够的,我们现在的统计就应该从所有人,从所有企业,从所有的单位,每一个行为数据,进入数据库,中国的大银行做到了,我在开行,我助推的核心业务系统,然后工行、农行我做学术组副组长的时候都看了,既然是全中国机构第一,我冒然说它是企业管理水平第一。每一笔支出出去了,进数据库,谁都别改,中国要改逐级上报体制,每一级都在调,我就调过。

对不起,我就说这些,大家一起虚心的深入的,我还忘了,还有一条,我说这两条主要的,还有一条,学习加拿大的专业性,从最高决策者到每个操作员要有社会责任,要担当,要明白,完了。


上一篇: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副会长钟蓉萨女士在探索未来——《养老金管理的未来》新书发布会的发言实录 (会议速记稿)

下一篇: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王忠民先生在探索未来——《养老金管理的未来》新书发布会的发言实录 (会议速记稿)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