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要闻动态 > 论坛动态 > 正文

中国社会保险学会会长胡晓义先生在探索未来——《养老金管理的未来》新书发布会的发言实录 (会议速记稿)

来源:CAFF50  作者:本站  发布时间:2017-10-16  阅读次数: 次

IMG_1695_副本.jpg

尊敬的安集思教授,各位来宾:

我很高兴受邀参加这个新书的发布会,更荣幸能被安排在第一个发言,所以我有机会能通过《养老金管理的未来》这本书的中文版的发行来向作者安集思教授、翻译团队以及策划者当面表示祝贺。

安集思教授这部著作,我理解是集中阐述了对2008年以来欧美国家养老保障制度演变的一些分析和思考,我以为这对我国正在进行的养老保障体系的完善和养老金体制的改革,都有比较强的借鉴意义。

像很多国家的发展进程一样,我国在2008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后,也采取了一系列的重大措施来推进养老保障领域的改革。2012年首次把养老保障制度覆盖到城乡的非就业群体。2013年我们开始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和研究,并逐项加以推进。2014年,我们把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统一,同职工的养老保险一起构成了我国基本养老保障的两个基本制度平台。2014年底,我们着手实施机关事业工作人员的养老制度改革,2015年在总结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和企业年金经验的基础上,确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进行市场化多元化的投资运营,2016年我们统一了记账利率,并且统筹了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待遇水平。

我说的这些几乎每年都有的重大举措的渐次出台,使得我国养老保障体系向更加公平、可持续的方向逐步的优化。现在看来,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我掌握的数据是到今年8月底,全国参保的城乡居民、职工以及退休人员合计超过9亿人,其中领取待遇的将近26000万人。2016年底,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达到4.4万亿,占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的10%左右,对比2010年的占比只有2.4%。应该说,我们基金积累的速度是比较快的。

但是与此同时,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压力也凸显出来。从2012年开始,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增速已经连续几年低于支出的增长幅度,也就是说支出增长的刚性明显,基金平衡压力将更加突出。

考虑到我国人口老龄化高峰正在日趋迫近,刚才董教授讲,不是一个高峰,可能是一个高原。那么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缺口将是未来几十年我国公共财政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至少是最大挑战之一。所以,进一步优化制度结构,完善养老金投资,建设监管体系是十分重要的。

我以为,以下三个方面是重点。第一个,扩大制度覆盖率高潮期已经逐步的过去,但通过扩大参保缴费群体来改善抚养比仍然是制度发展的基本策略。按照“十三五”规划设定的覆盖90%法定人群的目标,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应该覆盖94500万人,也就是说未来几年还要覆盖4000多万人,这些人当中相当一部分呈现出灵活就业、自主创业的形态,给传统的管理模式提出了新要求。

安集思教授的这本书中也提到这一点,比如说,英国依托全国就业储备信托行动引领灵活就业者参保;美国和加拿大也在推进提升非就业场所的养老规划。我国正在加紧实施全民参保计划,使更多的非正规的就业人员加入进来为老年生活提供保障。当前我国的养老保险体系结构明显的有不合理之处,第一支柱基本养老金比重过大,第二支柱企业、职业年金发展滞缓,第三支柱正在探索之中,它对于养老保障体系的贡献现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及早的调整优化结构是必要的。

安集思的书中提到了加拿大等国补充养老计划包含了更多的选择权,对个人参与是一种激励,这样的设计值得我们的借鉴。从抗风险和稳定性角度来讲,三足鼎立总是要好过独木支撑,适当降低第一支柱的费率,给第二支柱、第三支柱的发展留出空间。事实上,职业年金已经有了类似设计,而且是强制性的安排,当然,执行起来要落实下去,还需要扩大制度覆盖。企业年金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但覆盖人群也只有2300多万人,覆盖率仅占2%左右,也需要推进其发展。

第三方面,调整完善养老金投资及监管体系,安集思教授在书中一再强调,全球30多万亿美元的养老金,作为不可多得的代际理性投资者对于社会经济转型的重要意义。我对此深有感受,养老投资不同于其它投资,要以养老保障为基本目的,因而不能任由市场短期化、炒作式的操作,应该关注长期表现。我一向主张,养老金投资应该按照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如果有一批优秀的投资管理机构能够长期的专注于养老金投资,必将更有利于这笔巨额的养老金发展。

同时伴随着我国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的发展,专营机构的兴起,以及金融市场和养老金产品领域纵深拓展,养老金尽管资源的配置和监管力量的建设也必须跟上,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专业主导的跨业态综合性监管机构,强化行业自律也需要提上议事日程。

养老金的管理日益被人们所重视,这是因为它既涉及社会学又涉及经济学,既关乎当代又影响未来,是一个跨学科、跨领域、多重矛盾交集的复杂问题。说到政治担当,我想两天之后召开的中共十九大,我们虽然不能预测它对社会保障体系会做出哪些新的重大部署,但是两年前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要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这样一种战略布局,实际上已经明确了这个方向,也表现了执政党的政治责任。

由于这是一个多重矛盾焦急的复杂问题,所以我觉得养老金融50人论坛这样一个跨界研究的学术平台来组织翻译这部著作,并且进行研讨,是再恰当不过的了。魏加宁教授领衔的翻译团队把《养老金管理的未来》一书翻译成中文,我作为长期从事养老保障的专业人员,感到这是一个福音。希望本书介绍的养老金管理体系的新经验,能够使10多亿中国人民从中获得增进福祉的收益,谢谢各位!


上一篇: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副会长钟蓉萨女士在探索未来——《养老金管理的未来》新书发布会的发言实录 (会议速记稿)

下一篇: 国家开发银行原副行长刘克崮先生在探索未来——《养老金管理的未来》新书发布会的发言实录 (会议速记稿)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