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要闻动态 > 论坛动态 > 正文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贾康先生在探索未来——《养老金管理的未来》新书发布会的发言实录 (会议速记稿)

来源:CAFF50  作者:本站  发布时间:2017-10-16  阅读次数: 次

DSC_0166_副本.jpg

尊敬的在座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大家好!

首先要对于我们今天会议的主题,安集思教授著作的中文版的问世表示热烈祝贺,也要代表我所在的华夏新供给经济学院和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一起做今天的发布会兼研讨会表示祝贺。

我们和养老金融50人论坛是战略联盟的关系,在研讨方面,我们特别强调的就是供给侧改革战略方针中的有效供给问题,我们讨论的,前面发言者说到的,还是首先从有效制度供给入手,加上框架内的通盘优化来考虑可行的各种必须提供的产品。那么下面我想提四个我认为应该提到的关键词。

第一个,社会需求,有效供给对应的首先是现实需求,我们养老的现实需求表现得特别突出,未富先老,而且我感觉现在的挑战性在升级,最近听到很多的信息,生物医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创新科技的发展,已经是人均寿命的提高进入加速,甚至有人预测不用太长时间,百岁老人会成为比较普遍的现象。据说联合国已经要调高中老年的界限,等等,它后边跟着的是社会的有效供给能不能跟得上,这是一个越来越带有社会压力的问题。

第二个,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有专业性,解决问题必须要有认知方面的比较好的框架。我注意到安集思教授这著作,他的视野是相当开阔的,理论方面注意到了最前沿的成果以及大量的实践。我们今天议论这个事情,一定是在专业的水平上,力求引出专业性的建议,前面几位领导的发言我认为都非常的具有专业性,他们都是学者领导,我非常赞赏,本人在这方面是弱项,但我也很关注这方面事情。

第三个,国际经验。中国走向现代化,一开始就是改革开放并提,开放条件下的学习借鉴,也在倒逼中国必须完成的改革任务。而且实话实说,中国的改革到了深水区,困难重重,实际的推进,就是要攻坚克难,解决总书记说的啃硬骨头的问题了。我观察,说得直率一点,在养老中有一条必须要打通挑明的问题,我们三大支柱的第一支柱,我认为必须非常明确的说,要尽快的提升到全社会统筹共济这样一个打通蓄水池的状态,我们能不能我用更好的国际经验举一反三倒逼中国的改革?

最后一个关键词,中国有中国的国情,有各种复杂的我们现在的矛盾累计,矛盾叠加的问题,这八个字是中央五中全会明确表达的。在这样的制约条件之下整个的养老金可以说也处于一个瓶颈期,怎么通过我们的实际进展突破瓶颈期,建设性的搭好这个体系,我觉得很好的认识基础,就是大家越来越认同三支柱,同时前面刘克崮行长说的五层次的框架我认为非常清晰,三支柱、五层次结合在一起,不仅是养老体系的问题了,实际上还是联系了整个金融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很显然,基础养老金方面如果在前面的我们的家庭的养老,最低社会保障基础制度之上,加上全社会的蓄水池,对整个社会和谐程度的提高,是要进入新境界的。

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要把可以调动的更加丰富的金融资源,改变中国间接融资的体系,而去逐渐转变为越来越多的直接融资,越来越多的专业的力量在全社会发展过程中提高我们的绩效和多赢,那就不是养老的问题了,是全社会的问题。

面对未来,还有很多的不确定性,未来的我们的收益和可能性的风险,怎么样权衡和选择,前面的发言都有了很好的表述。

我是想最后做一个表述,我认为现在把我们需要讨论的物质文明的问题,要有资金力量、财政后盾、金融机构,这样的资金力量的配合,结合着所谓精神文明,发掘中国文化和古老的这样的一些伦理积淀里边的正面的因素,还要加上政治文明。事关全民族、全社会成员的问题,希望我们把民主、法制、公开性结合在一起,来共同推动我们构建养老体系现代化的过程。基本就这些看法,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上一篇: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副会长钟蓉萨女士在探索未来——《养老金管理的未来》新书发布会的发言实录 (会议速记稿)

下一篇: 国家开发银行原副行长刘克崮先生在探索未来——《养老金管理的未来》新书发布会的发言实录 (会议速记稿)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