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专家观点 > 专家观点 > 正文

唐霁松:回顾过去 展望未来 加速推进养老金融服务体系建设

来源:CAFF50  作者:本站  发布时间:2020-12-25  阅读次数: 次

12月13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背景下的养老金融展望暨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成立五周年年会在北京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主办,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承办,新浪财经在线同步直播。

中国社会保险学会副会长唐霁松先生的主旨发言题目是“回顾过去 展望未来,加速推进养老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他首先总结了“十三五”期间我国养老金融发展的成就,主要体现在制度建设日益完善、基金保值增值成效显著、划转国有资本取得突破性进展、全行业能力建设得到明显提升、基金监管不断向纵深推进、养老金融行业助力扶贫攻坚力度空前、业内学术交流与宣传取得积极成果等7个方面。展望未来,他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要进一步优化结构,推动三支柱协调发展;二是要进一步完善养老基金投资政策;三是要进一步填补投资运营的政策空白。

唐霁松.jpg

以下为发言实录:



2020年是极其不平凡的一年:一方面,中国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全党动员、全民动员,是取得重要经验、重大成果的关键一年;另一方面,我们迈开步伐,奋力冲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年,是全面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也是十三五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收官之年。在这样一个历史时间节点上,恰逢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成立5周年。在祝贺的同时,我觉得很有必要总结及展望中国养老金融事业发展过去取得的成就和未来方向。

“十三五”养老金融发展成就斐然

完善养老金融服务体系、发挥好金融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调节作用,是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必要保障。养老金融涵盖了养老金金融、养老产业金融和养老服务金融这三大领域。在业内各有关部门、金融机构同仁的不懈努力下,取得了7个方面的成就:

过去的5年,制度建设日益完善。随着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迅速发展,我国已经建立起比较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成为世界上社会保障制度覆盖人数最多、保障项目基本齐备的国家。养老金金融方面,我国三支柱的养老保险制度框架已经基本形成,人民群众老年生活基本得到保障。具体来说,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已基本实现全覆盖,2019年末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96754万人,基金累计结存62873亿元,能够保证基本养老金及时足额支付;企业年金制度运转顺畅,管理基金规模持续增长,截止2020年二季度,有近10万个企业建立企业年金计划,参加职工人数超过2600万人,积累基金近2万亿;职业年金开局良好,顺利实现了制度入轨和规范运行;第三支柱方面,个人养老金制度试点也破冰推进,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过去的5年,基金保值增值成效显著。我国养老金投资秉承价值投资、长期投资和责任投资,风格稳健、增值效果良好,获得了优于其他投资方式的增值效果。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从2016年12月受托运营至今,累计投资收益达850.69亿元,其中,2019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权益投资收益额663.86亿元,投资收益率9.03%。投资收益作为战略储备基金,社会保障基金从2015年的规模15083亿元持续稳定增长到了2019年的26286亿元。年均投资收益率接近8%。企业年金自2007年正式启动市场化投资运营以来,年平均收益率为7.07%。可见,养老金投资增值效果远远超过银行一般存款和理财收益,远高于同期通胀率,也优于一般机构投资者的投资收益率。

过去的5年,划转国有资本取得突破性进展。通过划转国有资本等制度安排多渠道筹集资金。截至2019年末,中央层面共有81家中央企业和中央金融机构划转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划转规模约1.33万亿元,地方层面的划转工作也正在有序推进,有望今年底前完成划转任务。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资金支撑来源更加多元和丰富。

过去的5年,全行业能力建设得到明显提升。随着养老金融规模的迅速增长,管理、投资、市场运作的规范要求,特别是职业年金的启动,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监管部门;无论是金融机构还是代理人、委托人,在机构建设、信息化智能化等技术应用、行业规范标准及自律、管理服务的水平、效率和质量方面,是发展最快、进展最大的时期,同时培育培养了一大批养老金融领域的专业人才。

过去的5年,基金监管不断向纵深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形成了政策、经办、信息、监督四位一体的监管机制,有效控制了风险增量,减少了风险存量,遏制了养老金融领域大案要案的发生。加大了对代理人在职业年金领域、对金融机构在年金领域里的准入、管理、规范、投资、风控、指导诸多方面监管力度,促进了养老金融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过去的5年,养老金融行业助力扶贫攻坚力度空前。金融机构积极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充分各自在产品、资金、人才、技术、网点和服务等方面的资源优势,通过产业扶贫、金融扶贫、保险扶贫、健康扶贫、消费扶贫等方式,实实在在助推脱贫攻坚,贡献突出,效果显赫,也提升了养老金融行业在政府部门和社会及公众中的形象。

过去的5年,业内学术交流与宣传取得积极成果。在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大的背景下,在推进养老金融方面,政府机构、金融机构、科研院所、学会协会等社会团体举办组织了大量多角度、多领域的座谈会、论坛、国内国际研讨会,进行了许多高质量、深层次的课题研究,并形成了越来越多的共识与重要成果,也包括人大政协建议提案、专项报告和专著专刊、媒体和网络宣传,这些对中央和政府有关部门决策、对规范市场行为,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思想基础,也为外部内部推动事业发展的环境和氛围创造了条件。

当然,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随着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养老保障体系发展还不平衡、不充分的现状,人民群众对于养老金金融的需求与日剧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因此,养老金融未来发展前景广阔。为促进养老基金和金融市场良性互动、健康发展,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进一步优化结构,推动三支柱协调发展

目前我国整体养老保障体系存在结构失衡问题,要换挡加速推进建设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国内养老金体系改革是当务之急,三大支柱必须协调发展,提高第三支柱占比,改变结构严重失衡的现状。三支柱结构的协调,关键在于合理调节第一支柱的缴费比例,适度控制第一支柱的经济资源占用,从而将经济资源转移给第二、三支柱,这样才有助于实现补短板、调结构。当前的降低社会保险缴费负担,有利于通过市场化途径促进第二、三支柱的发展。2019年5月,关于“下调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切实降低了企业缴费负担。这种社保基金可持续发展、企业和职工同时提高获得感的制度安排,为健全第二支柱、创立第三支柱从而提高第二、三支柱的比重奠定了一定经济基础,可以考虑企业费率从20%调整16%后,把4个百分点直接作为企业年金,这样可以大幅度提高企业年金增速。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要加快在全国大范围进行试点,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全面推广。

二是进一步完善养老基金投资政策

扩大养老基金投资范围,不仅有利于进一步分散投资风险,提升长期收益水平,更好实现保值增值目标,而且有助于养老基金等长期资金进一步支持资本市场发展,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为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为此,要加快出台相关政策,进一步丰富养老基金投资工具,提升养老金投资灵活性。一是扩大投资范围,考虑纳入港股通、资产支持证券等品种。二是完善基金权益投资政策,尽早出台进一步放开企业年金、职业年金权益投资上限,并相应完善养老金产品投资管理政策。三是适度放宽信托等非标产品在发行主体、信用增信等方面的投资要求。

三是进一步填补投资运营的政策空白

要加快出台促进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发展的一揽子税收优惠政策。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支持补充养老保险发展,既是国际通行做法,也是国家重视和扶持养老民生事业的体现。在国家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背景下,需要加快研究制定对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基金包括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在内的涉及缴费、投资、待遇领取环节的一揽子税优政策。可先明确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和养老金产品投资免征增值税。

此外,在十四五时期,还要加强养老金融教育,提升国民养老金融素养。要通过发挥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以及金融机构对各自优势,引导和激励国民进行长期养老规划、建立长期投资理念,提升养老金融知识和素养,增强资产配置、风险管理、权益维护等能力。

让我们共同努力,在未来的十四五时期更好提升养老金融经营效益的同时,向社会和公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公平竞争、稳定透明的养老金融服务,使更多的人分享到养老金融发展的成果。


上一篇: 陈浩:中国的人口转型

下一篇: 陈向京:养老金投资管理模式的选择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