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专家观点 > 专家观点 > 正文

王海峰:发挥行业优势 践行金融为民 助力第三支柱高质量发展

来源:网络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3-06-12  阅读次数: 次

SYH_9560-opq395378848.jpg

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海峰尊敬的董教授,各位领导、嘉宾:下午好,感谢养老金融50人论坛的邀请,能够有幸和大家交流合力推动第三支柱行稳致远的话题。今天,我主要从三个方面分享对于进一步助力第三支柱高质量发展的思考。一、进一步理解制度内涵,坚持人民性并把握商业性(一)不断增进人民的福祉是个人养老金发展的长期目标个人养老金制度体现人民性,是服务民生保障、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一环,制度规定所有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劳动者都可以参加个人养老金。因此,养老金融机构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人民性,实现普惠性,并兼顾商业价值和社会效益。同时,尽可能覆盖更多目标客群,并以养老需求为核心,以养老财富的保值增值为目标,为客户提供适合其风险偏好和收益目标的个性化养老金融服务方案。(二)专业化、市场化运营是个人养老金运行的核心基础相较于第一、第二支柱,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最明显的特征是具有商业化特征,政府可以给予适当的政策优惠,作为鼓励人们参与制度的重要手段。但个人养老金的长远发展,不应只是简单依靠政策支持,而是需要遵循市场运行规律,通过高质量个人养老金产品和服务供给,让参保人真正感受到养老财富增长的复利效应,适应长期投资的回报模式,从而进一步激发、创造和新增更多的有效需求。二、以人民为中心,锚定个人养老金融服务需求根据人社部公开披露数据,个人养老金参加人数从2022年底的1954万人,增加至2023年2月的2817万人。截至3月24日,个人养老金产品发行了储蓄产品465款,保险产品25款,理财产品21款,基金产品143款。金融机构需要逐步从吸引客户开设个人养老金账户,转向保证客户长期留存。当前,个人养老金的可持续发展仍面临着供需不匹配的挑战。(一)产品的风险收益能力与稳健收益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吸引个人参与个人养老金制度并长期留存的核心,是产品能否帮助个人达成理想的投资收益目标,并且保证绝对收益之上的相对收益。个人养老金产品整体呈现稳健性、收益性和长期性的特征,但是市场利率长期下行、信用风险事件频发、优质资产供给不足等可能导致产品投资收益不达预期。尤其这两年资本市场波动冲击的背景下,投资机构需要进一步穿越周期、增强韧性,持续推动个人养老金产品取得比同类金融产品更优秀的长期投资收益。(二)产品的多维触达能力与专业投资需求存在一定差距个人养老金制度赋予了个人自主的投资选择权,尽管当前个人养老金产品和种类、数量日益丰富,但是个人客户触达产品的渠道并未十分的畅通,在产品的实际投资选择中也存在一些难点。在已经开户的两千多万的人群中,实际缴费的人数不足三分之一,实际购买产品的人数更少。面对全市场600余款产品如何做出合适的投资选择,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是一个不小的考验。同时,人们一般习惯于在开户银行的平台上购买产品,但是受限于合作渠道的建立、产品系统的对接等各种现实因素,每家银行代销渠道可选择的产品种类和提供产品的机构相对有限。探索如何提供专业的陪伴式服务,成为老百姓投资的顾问和助手,协助管理好个人养老金的长期资产,这也是金融机构面临重要的课题。(三)服务的生态外延能力与综合服务需求存在一定差距个人养老金是基于个人全生命周期养老需求的持续服务,除了资金管理的需求外,还会延伸出健康管理、养老服务等一系列外延需求。个人养老金解决了老年生活“钱从哪里来”的问题,而便捷、有质量的康养服务则是老年生活“人到哪里去”的关键,这就对机构提供一站式综合养老金融服务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康养服务的高低端市场两极分化还很明显,尚未形成与养老消费需求相适应的全生命周期“养老金融+康养”的服务模式。三、强优势、提能力,助力个人养老金高质量发展我们在助力个人养老高质量发展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围绕多元化的个人养老金融服务需求,各类金融机构都在持续加大投资、产品、服务等专业能力建设,聚焦养老保险行业,希望进一步发挥行业优势,深化服务内涵,切实推动个人养老金高质量发展。(一)丰富产品供给,坚持符合长期养老需求个人养老金产品的设计始终要符合养老属性,在投资及收益方面保持稳健,同时金融机构需要丰富产品类型,以满足多元化的需求,充分兼顾制度的普惠性和商业的可持续性。比如,可以向中低收入人群提供相对简单、但收益稳健的默认投资产品,向有个性化需求且愿意支付投顾费用的人群提供定制化的投资组合的服务。从保险业来看,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具备保证收益,且包含身故赔偿和失能护理赔付等非投资功能,可以充分发挥“保底+保障”的双重优势,与养老需求契合度很高。当然,由于保险产品的专业性较强,如何通过产品创新设计和配套服务,帮助个人投资者更加便利地选择到满意的保险产品也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难题。同时,随着人们养老金融意识不断增强,在商业养老金融领域也可探索将组合类保险资管产品等作为个人积累养老财富的选择。(二)夯实投研能力,为客户创造长期价值回报保险业具备管理保险资金和养老金等长期资金的良好经验,并且始终关注客户的生命周期、风险与收益需求的演变。根据监管披露的数据,过去十年保险资金投资每年均实现了正收益,而且波动幅度远小于其它的机构投资者,年均财务收益率达到了5.28%。未来,保险业可以发挥在长期资金管理方面的优势,在个人养老金产品设计和投资策略方面提供助力,发挥资产创设能力,将个人养老金产品资金引向符合国家战略导向的优质资产,持续提升产品收益率。同时,发挥保险业服务第二支柱经验优势,探索将年金受托模式复制到个人养老金领域,充分发挥年金管理机构所具备的大类资产配置和绝对收益投资能力,运用多资产、多策略、多工具来满足不同客户的资产配置需求,更好地帮助投资者选择适配个人养老投资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的个人养老金产品。(三)构建服务生态,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保险业在提供康养增值服务方面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各大保险集团提前布局了健康管理、养老社区等领域,打通了养老金融产业链的上下游。未来,一方面,可以直接在自营的个人养老金产品中附加健康管理和养老社区入住的增值服务,建立养老财富的支付生态;另一方面,也可以与银行、基金等不具备自营康养资源的机构开展合作,为其个人养老金客户提供相应的增值服务,实现资源互补,共创共赢。(四)加大科技升级,为客户打造全流程服务体验充分应用金融科技手段,有效提升个人养老金管理和服务过程中触达客户的效率,实现智能营销、智能客服、智能投顾,为客户提供即时反馈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定制服务。还可以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增强投资研究、风险防控和运营管理工作效能,打造更加体系化、系统化、智能化的投资体验。个人养老金制度启动以来,银行、保险、基金、理财等金融机构都在加速布局,中国太保是作为一家综合保险金融集团,近年来持续构建全方位、全场景、全链条的“保险+健康+养老”的生态圈。长江养老作为中国太保旗下的养老金融机构,持续探索以养老金管理为切入点,打造内外部协同的服务模式。目前,太保集团已经推出了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并且布局了“太保家园”和互联网医院等康养资源。长江养老则持续加大投研能力建设并优化新一代的养老金数字化平台,未来,我们的客户可以在平台上享受到包括年金管理、个人养老金产品、投资咨询、健康管理、养老服务在内的全流程的服务。随着制度纵深落地推进、金融产品不断丰富、客户基数持续增加,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业务充满了想象空间。个人养老金的商业性决定了金融机构在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坚持人民性和普惠性,则需要所有机构携起手来互相促进、融合发展。养老金融产品合力布局是一个良好的开端,相信未来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将会涌现出更多的服务新模式,持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贡献力量。谢谢大家!(本文系王海峰在2023年养老金融50人论坛上海峰会上的发言)(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论坛立场)


上一篇: 董克用:在2023年养老金融50人论坛成果发布会上的致辞

下一篇: 王海峰:拥抱个人养老金新时代,构建养老金融服务大生态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