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专家观点 > 专家观点 > 正文

吴玉韶:积极老龄观要贯穿新时代养老服务业发展全过程

来源:搜狐  作者:本站  发布时间:2018-05-07  阅读次数: 次

人口老龄化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联合国确定了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和老年人原则等指导思想,其中最重要的是积极老龄观。我国立足本国实际,借鉴国际经验,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党的十九大又作出了新部署,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积极老龄观既是一种新理念、新态度,也是一种新行动。树立积极老龄观,就要用更加积极的态度、更加积极的政策和更加积极的行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新时代养老服务业发展必须把积极老龄观贯穿全过程。

更加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力量的作用

在积极老龄观视野下,西方福利国家开始在反思传统福利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发展型社会政策”或“积极福利”新模式,核心思想是重新界定政府、市场、社会的责任边界,更加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力量作用。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新时代养老服务业发展要实现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的目标,必须立足我国国情,既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也吸取他们的教训,走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业发展道路。一方面,要看到养老服务业首先是事业,有福利性、公益性等特征,必须更好地坚持政府主导。首先是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加大扶持和监管力度,营造更加公平公正、更可持续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其次是提供更加充分的养老公共服务,包括提供基础养老服务设施,更好地保基本、兜底线,确实把政府该管的事管好,把政府该承担的责任承担起来。另一方面,养老服务业也是产业,必须遵循其自身发展规律,市场要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更大作用。要充分认识到,发展仍然是养老服务业的第一“要务”,做大增量、调整结构、提高效率、提升质量,必须紧紧依靠市场和社会力量,只有做大增量,才能调整结构,只有社会参与,才能提高效率,只有适度良性竞争,才能提升质量。养老服务业是朝阳产业,发展潜力巨大,社会力量要深入挖掘老年人真实有效的需求,“真正读懂老年人”,在研究老年人“刚需”上下功夫,在产品研发、提升质量上下功夫,在标准化、品牌化、连锁化上下功夫,在运用新技术上下功夫。

更加充分发挥家庭养老的基础性作用

我国提出“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模式,这是贯彻积极老龄观、借鉴国际经验、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模式,也是最积极、最经济适用的养老模式。新修订的老年法把“老年人养老主要依靠家庭”修改为“老年人养老以居家为基础”。对此,要有正确的认识,并在全社会形成共识,不能误读老年法,不能以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就不要家庭养老了,甚至反过来以发展居家养老为名批判家庭养老,这是本末倒置的行为。实际上,新概念“居家养老”包含了家庭养老,居家养老是传统的家庭养老+现代的养老服务。必须重申,无论今后国力如何强大,政府如何强化养老责任,社会化养老服务如何发达,家庭养老都不会过时,特别是家庭的生活照料、精神慰藉、亲情关爱等是其他养老方式难以替代的。当然,也要正视家庭小型化、家庭功能弱化的发展趋势,制定实施家庭养老支持政策。比如,鼓励子女与父母就近居住,在购房政策上给予优惠,实施照料假、喘息制度、家庭成员护理技能培训等,这些都是积极有效的养老服务政策。

更加重视养老服务需求的转型升级

根据积极老龄观和生命历程理论,老年期是人的生命历程的一部分,衰老和功能衰退是缓慢渐进的过程,“老年人今天与明天没有本质不同”。

养老是老年期的一种生活方式,以共性为主,以特殊性为辅。所以,不能刻意把老年人与社会隔离开来,不能把老年人过度“养”起来,也不是所有老年人都需要照顾与护理,其实需要照顾和护理的只是少部分高龄、失能老年人。随着养老服务业发展进入新时代以及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老年人养老将由生存必需型向享受型、 发展型、参与型转变。这对养老服务业发展既是重大机遇,也是重大挑战。在现阶段,养老服务要重点满足老年人基本生活需要的吃、穿、住、用等养老服务需求,解决补短板、满足生活必须问题,随着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和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养老服务要与时俱进,向享受型、发展型、参与型转型升级,老年文化教育、老年社会参与、老年潜能开发等高层次、个性化、情感化服务将成为养老服务业发展新动能、新方向,特别是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将快速增长,老年人物质需求是有止境的,在达到一定程度的物质标准后,其幸福感更多地来自于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而精神文化需求是无止境的,养老服务供给将从主要重物质向主要重精神文化转变。

更加重视医养结合中的预防和康复

在积极老龄观视野下,医养结合要由重点关注失能失智后的照护,转向失能失智前的主动预防和失能失智后的积极康复,既要实现方便可及的健康服务,又要注意不能引发过度医疗的目标。医养结合的重点不在机构,既不是医院+养老院,也不是养老院+医院,而是社区和家庭,应当按照医改强基层的要求,把健康服务延伸至老年人生活的社区和家庭,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强,把家庭医生制度落实好。医养结合的“医”也不是医疗的“医”,而是全生命周期、全过程的健康服务,而且重点应当是前端的健康管理、慢病防治,以及后端的康复护理、临终关怀。目前全社会普遍缺乏老年人功能衰退和失能失智预防理念,缺乏积极预防和积极康复观,单纯强调照护可能会形成过度照护和照护依赖。应当把关口前移,在政策和务实层面更加注重预防,这是积极老龄观的核心要义。比如,通过综合评估和干预,可以防止或延缓老年人从虚弱状态陷入半失能失能状态,可以有效防止老年人跌倒,防止已经半失能失能的老年人加重病情。再比如通过早期筛查,可以及时发现前期认知症患者和高风险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这是认知症防治的有效办法。

更加充分发挥老年人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积极看待老龄社会,积极看待老年人,积极看待老年生活,老年是人的生命的重要阶段,是仍然可以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的重要人生阶段。

我们现在对老年人所用很关注,却很少关注如何用老年人,这是一个认识和实践误区。积极老龄观一个核心观点是,老年人不仅不是社会负担和“包袱”,而是社会的宝贵财富和积极力量。研究表明,60-69岁低龄老人,思维能力保持着普通人智力高峰期的80-90%,部分人智力和创新力甚至会进入一个新的高峰期。老年人社会参与和自我的身心健康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参与越活跃,身心健康状况越好。

我国目前虽然处于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期,但老年人群结构仍处于低龄期,老年人老有所为的空间更加广阔。到2017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2.41亿,占17.3%,其中60-65岁8253万,占34%,60-69岁低龄老人占56.1%,70-79岁中龄老人占32.9%,80岁以上高龄老人2600万只占11%。应当积极看待老年人,既大力消除年龄歧视,引导全社会增强接纳、尊重、帮助老年人的关爱意识,形成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氛围;又重视发挥老年人的作用,要为老年人发挥作用创造条件,引导他们保持老骥伏枥、老当益壮的健康心态和进取精神,发挥正能量、作出新贡献。在发展养老服务业过程中,需要更新理念,老年人不只是被动地接受服务、被照顾,也可以是养老服务的提供者。老年人与老年人之间心灵距离最短,在提供精神关爱,非常规的、临时性的帮助与服务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通过建立“时间银行”,开展互助养老服务,鼓励低龄老年人、健康老年人帮助高龄、失能老年人,同时在客观上,也可以缓解养老服务用工难的问题,降低养老服务成本。

更加重视老年友好环境建设

在积极老龄观视野下,建设老年友好环境,既是老年人参与和发展的重要支持,也是新时代养老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内容。要实现资源和设施共建共享,解决城市养老服务资源和设施紧缺必须转变思路,发展养老服务业不是完全的设施重建和系统重构,而是适应老龄化社会下的资源和设施的转型,城市里的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物业、商业等资源和设施都可以转型用来开展养老服务,共同打造新时代“养老生活共同体”。

要加大适老化改造力度,现在的环境是成年型社会的产物,有很多不适老不宜居之处,需要进行适老化改造,为老年人营造安全、便利、舒适的支持性宜居环境,最大限度地保障老年人生活独立能力和社会融入能力,这既是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新领域,也是养老服务的新业态、新动能,潜力巨大、市场巨大。当前,要通过宣传教育,转变老年人的消费理念,通过宜居环境建设提升老年人生命生活质量,企业也要通过适老化改造的成功案例展示、体验、示范,引领老年人购买适老化改造服务的新消费,这是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领域。要建设敬老爱老社会环境,人口老龄化是我国新的基本国情,我国人口老龄化特点是未富先老、未备先老,全社会对人口老龄化国情认知有限,比如养老机构进社区的“邻避”问题就是因为不理解,必须在全社会进行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增加全社会敬老爱老意识。


上一篇: 工银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郭特华:基金公司在养老金投资管理方面优势突出

下一篇: 黄石松:认识养老服务社会属性,是精准施策前提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