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资产管理助力中国养老财富储备研讨会暨中国养老金融调查报告(2020)发布会”在沪召开。此次研讨会由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主办、汇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承办。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养老金管理部主任陈向京发表了“投资收益日渐成为养老基金积累的重要来源”主题演讲,从应对老龄化挑战也需重视投资收益的作用、海外成功案例中投资收益对基金积累的贡献显著、提升投资收益是一个长期课题等几方面,阐述了对于中国养老财富储备的重要思考。
以下为演讲实录: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
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能参加本次养老金融50人论坛上海峰会,共同探讨和交流“资产管理助力中国养老财富储备”这一主题,同时祝贺《中国养老金融调查报告2020》顺利发布。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养老金缺口很大,亟需扩大养老金积累。养老金融50人论坛一直致力于联接养老和金融两个领域,推动养老金融事业发展,这和我们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养老金管理部的职能非常相似:一方面是养老金受托管理,以及养老金政策的研究,另一方面也总体负责养老金的配置和投资管理。
我今天发言的主题是“投资收益日渐成为养老基金积累的重要来源”,我国为应对老龄化挑战推行的多渠道筹集养老资金的政策措施是十分必要和正确的,但当前还需重视投资收益对养老金积累的重要性。下面我将围绕应对老龄化挑战也需重视投资收益的作用、海外成功案例中投资收益对基金积累的贡献显著、提升投资收益是一个长期课题这三部分内容谈一些个人体会,供参考指正。
一、应对老龄化挑战也需重视投资收益的作用
2000年以来,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和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增长。2000年至2018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从1.26亿人增加到2.49亿人,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10.2%上升至17.9%。随着老龄化程度加深,养老金支出压力不断加大。根据中国社科院的精算结果,我国养老金的积累还有一定空间。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增加养老金积累,党中央、国务院决定于2000年建立全国社保基金。全国社保基金最初资金来源只有中央财政预算拨款,之后逐渐拓宽到彩票公益金、国有股减转持资金和股份、国有资本划转等多种渠道,与此同时投资收益逐渐成为基金增量的重要来源。全国社保基金初始规模只有200亿元,目前已达到2万亿元,其中累计投资收益超过1万亿元,并且已经超过历年累计财政性净拨入。可以说,我们用投资收益“再造”了一个全国社保基金。
2016年底,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开始投资运营,3年多以来委托省份数量和资金规模不断增加,投资业绩也不错,养老基金投资运营整体呈现良好向上的态势。社保基金理事会同时管理的养老基金与全国社保基金资金性质有所不同,养老基金按合同约定有固定委托期限和保底收益要求,投资约束也更多,导致风险容忍度比较低,但在这样的现实约束下过去三年年化投资收益率也还可以。在会领导的正确领导决策下,过去一段时间,我们在市场下跌价值凸显时勇于建仓、把握“黄金坑”机会,在市场狂热估值过高时及时减仓、降低风险敞口,积极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充分发挥长期资金的“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促进养老基金投资收益稳步提升。养老基金期限较短,但我们依然努力践行长期投资理念,虽然在配置层面要承受短期资金的风险约束,但是对外部管理人仍然实行长期考核,促进组合经理着眼于长期收益,实现更加稳健的投资回报。总之,通过科学配置、精细管理,投资收益对养老基金积累的积极作用正逐步显现。
在当前国情背景下,要充实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缴费水平难度较大,拉长退休年龄作用有限,企业亟待减负,财政支出承压,投资运营作为养老基金管理链条上的关键一环,对扩大养老金积累的重要性愈发凸显。通过开展养老基金市场化投资,有利于让人民群众共同分享经济增长、资本市场发展的成果,也能有效应对养老基金留存地方的潜在贬值压力。国家将养老基金委托给社保基金会管理,体现出对社保基金会的重视,也体现出了对投资收益的重视。
二、海外成功经验中投资收益对基金积累的贡献显著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境外成功的养老金投资管理经验也表明,投资收益对基金积累的贡献十分显著。以加拿大CPPIB为例,2020年3月末管理总规模达到了4096亿美元,近10年累计投资收益额为2352亿美元、年化投资收益率达到9.9%,成为全球养老金投资的楷模。我总结海外养老金能有优秀的业绩表现主要有三点原因:
一是养老金精算缴付的政策制定与投资运营紧密结合,一方面有利于形成长期稳定可预期的投资资金,另一方面投资收益的不断积累也能促进养老金制度长期可持续发展,形成良性互动。以加拿大养老金为例,20世纪80年代,在3.6%的低缴费率背景下,CPP出现连续的收不抵支,投资规模不断萎缩。同时,持续的资金流出也大幅降低了基金的风险容忍度,导致投资收益偏低。为增强养老金制度可持续性,加拿大政府根据精算结果从1987年起逐步提高缴费率水平,养老金资产规模呈现了持续增长,也使得CPPIB可以提高风险容忍度,开展长期投资获取更高收益,而不断积累的投资收益又成为基金资产规模进一步扩大的重要来源,反哺养老金支付。CPP原计划提高缴费率至14%,但由于缴费率提升带来的投资收益积累好于预期,在2003年缴费率达到9.9%后,没有再继续提高。总结起来就是,当加拿大养老金积累比较少时,通过提高缴费率、做大缴费基数,快速形成基金结余,保障养老金投资的稳定性,有利于进行长期投资获取收益。当投资收益较高时,又可以为未来缴费率下降创造条件,减轻参保人负担。加拿大养老金的案例也许与当时资本市场表现等因素有一定关系,存在一些偶然性,但是养老金精算缴付政策制定与养老金投资紧密结合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的。
二是具有丰富的资产类别和产品策略体系。资产类别上,除了银行存款、股票和债券外,大多数境外养老金还直接投资于房地产、大宗商品、对冲基金、私募股权、基础设施、自然资源等领域,广泛配置于海内外市场。产品体系上,充分根据市场实际,不仅投资于股票债券等传统资产,还综合运用股债等多种基础资产创设出多样化风险收益特征的新产品。比如瑞典AP养老金的绝对回报策略产品(运用市场中性、相对价值、宏观对冲、事件驱动等策略,核心在于追求绝对收益)和另类风险溢价产品(产品设计目的是减少对传统股票市场风险溢价的依赖。投资组合采用的策略包括:为保险公司提供再保险、获取与公司收购和可转债市场相关的风险溢价等)等。配置策略上,海外养老金也做了多样化的尝试,比如丹麦ATP养老金在传统的均值—方差模型之外,先是采取了基于资产的风险平价策略,然后又创新性地实践了基于因子的风险平价策略,使得投资回报率及稳定性有一定提升。
三是市场化的投资管理机制。与CPPIB类似的海外养老金投资管理机构都有比较高的市场化水平,按真正的资产管理机构要求搭建了扁平化的管理框架和投资决策体系,确保获取投资收益、保证投资盈利性是其唯一目的。较高的市场化水平也意味着一定程度上可以自主决定薪酬体系,通过建立市场化的激励机制吸引专业人才,提高自身投资管理能力。
三、提升投资收益是一个长期课题,需要内外兼修,久久为功
回到今天发言的主题,我从事一线投资工作已经有将近30年时间,并且在2001年就加入社保基金会从事养老金投资管理工作,可以说是这个领域的一位“老人”。但养老金投资管理是一项年轻的事业,需要我们用发展的眼光,不断学习进步去提升投资收益。我理解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是提高履职尽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确保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开展养老基金投资运营,是党中央、国务院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社保基金会的一项重要职责。从去年底开始,我主要从事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管理工作,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的支持和帮助下,在理事会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养老基金规模已经成功突破1万亿,并取得良好的投资业绩,为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制度、提高社会保障能力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在看到成绩的同时,还必须认识到养老基金投资运营事业任重道远。对内必须练好内功,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审慎稳健运营,科学精细管理,在确保基金安全的前提下努力实现保值增值。对外一方面需要积极引导地方省份正确认识本省本地区养老基金的风险容忍度,注重长期收益,进一步加大委托力度,另一方面需要注重与优秀投资管理人和托管机构的互动协作,共同创造优良业绩。
二是深入推进养老金投资管理机构市场化运作改革。我们都知道,近年来,资产管理机构已从依赖牌照、资本驱动转向依靠人才、技术驱动,竞争日益加强。特别是金融开放格局下,包括养老金资产管理机构在内的各类机构,将面临与海外优秀机构同台竞技的挑战。要尽快建立与养老金投资管理机构相适应的市场化机制,把人才摆在关键位置,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以提升效率为核心,缩短投资链条,以专业为导向建立扁平化的机构设置和投资决策体系。同时,要重视培养部分领域的直接投资能力,强化多元投研能力建设,提升投资运作效率。
三是构建丰富的资产类别和产品体系。国际养老金在境外股票、境外固定收益以及大宗商品、基础设施、私募股权、对冲基金等各类资产上的投资实践均已较为普遍。另外,全球化投资也有助于基本养老基金适当参与各国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带来的优质资产增值。为进一步提升养老基金投资管理效益,一方面亟需稳步扩大养老基金投资范围和比例,另一方面还需加强培育养老金管理机构的投资管理能力,积极探索实践新的配置模式和产品策略。
最后我想说的是,养老基金保值增值的实现离不开我们自身的努力、监管部门的支持和优秀市场机构的配合,离不开养老保障制度的不断改革完善。在当前严峻复杂的世界政治经济形势下,全球金融市场面临的风险加剧,金融市场走势可能会相当动荡。面对上述挑战,更需要提升投资管理能力,才能保证养老基金实现一定的投资收益率,使得投资收益持续、真正成为养老基金积累的重要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