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大家下午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发展银发经济,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我今天主要想围绕“关于养老产业与养老产业金融的几点认识”讲四个观点:一是老龄社会是一个全新的社会形态;二是养老产业是未来最确定的大产业;三是养老产业道阻且长需要耐心;四是养老产业和金融需要相互认知。
一、老龄社会是一个全新的社会形态
任何经济都是人口经济,没有一个经济现象跟人口无关。从人口老龄化到老龄社会,需要一个认知的跃升。老龄化不只是人口结构的变化,但它带来的影响是全方位、结构性的。我们这些年的研究还仅仅停留在老龄化对老年人的影响上,而老龄化对全龄的影响、对经济社会影响研究的还很不够,而且未来要从老龄社会进入到长寿时代,这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影响更加巨大。所以,人口老龄化不只是老年人占比高的问题,而是整个经济社会文化的重塑性转变,是一个全新的社会形态。今后的养老产业不只是一个简单的照护和养老院的产业,而是一个全龄化的概念,几乎所有的产业都要面对老龄社会做适应、做调整、做细分。
二、养老产业是未来最确定最稳定的大产业
由于技术变革太快,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方面的发展,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但是我觉得养老产业是未来最确定最稳定大产业。针对养老产业,我用了三个词:第一,最确定。尽管有那么多的不确定,技术不确定,产业不确定,未来不确定,但养老产业是最确定的。第二,最稳定。尽管疫情这3年其实对养老产业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但相较于其他产业,养老产业发展还是稳定的,因为养老要持续。第三,大产业,养老产业不是一个小产业。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养老。中国式养老产业“三轮”驱动优势明显:一是政策驱动,中央把积极应对老龄化和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之大者”;二是需求驱动,根据预测,2024年老年人将达3亿,2033年达4亿,2050年达到5亿,老年人口不仅数量增加,而且结构也发生变化。三是转型驱动,构建双循环经济发展新格局,银发经济成为扩大内需的重点。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养老产业的统计分类,共有12个大类、51个中类、79个小类,涉及到方方面面。老龄社会是全新的社会形态,今后几乎所有产业都要面向老龄社会作细分。同时,养老产业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根据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银发经济课题组”的预测,在人均消费水平中等增长速度背景下,2035年银发经济规模为19.1万亿,占总消费比重为27.8%,占GDP比重为9.6%;2050年银发经济规模为49.9万亿,占总消费比重为35.1%,占GDP比重为12.5%。
从需求方面来看,从1962年开始进入第二次婴儿潮,从1962年至1974年之间始终保持着高增长。所以,我们有一句行话叫做“60-60”,就是60年代出生的人进入老龄阶段,这是一个结构性的变化。我们也做了1962年到1974年出生人口数量的对比以及2022年到2034年老龄人口的预测。在这13年间,大约新增1亿5千万人,这也是一个比较低水平的预测。未来“60-60”进入老龄化,与以前的老龄人是不一样的,新生代老龄人对产业的需求与1940年、1950年是完全不一样的。60后新一代老年人有消费实力、有消费意愿、有时尚品质追求、有独立个性特质、有掌握信息化能力。
养老产业除了大家认知到的一些以外,其实是一个更广泛的领域,涉及老年人生活全周期各领域,很多领域才刚刚开始起步。比如老年旅居,今年总体上来讲,入驻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少了,但是旅居的人多了,呈现出非常可喜的现象。从国际比较看,中国和美国是两个旅居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俄罗斯尽管面积更大,但它是一个单一气侯的地区。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优势、辽阔多样的疆域优势、复杂互补的气候优势、丰富的民族文化优势、独特的中医中药优势等,适宜发展养老旅居。再比如老年教育,从生活必需型向享受型、发展型、参与型发展,把养老变享老。它不应该是一个为少部分老干部举办的事业型老年教育,未来应该是一个面向所有老年人产业型的老年教育,现在都是刚刚开始。
三、养老产业道阻且长需要耐心
养老产业快速发展10年成绩巨大,从横向比较看,我们这10年比日本、韩国、比中国台湾地区发展快,我们在模式创新、体量、制度等方面存在优势,尤其传统文化方面我们有独特的优势。但也要提到看到,我国养老产业发展时间短,属于初级阶段,面临着政策不完善、有效需求不足、原创性研发缺乏、产业链不完整、规模小连锁少、标准规范滞后等诸多挑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不断克服困难,勇毅前行,推动中国养老产业尽快成熟定型,实现高质量发展。
四、养老和金融需要相互认知
在老龄社会,养老离不开金融,金融也离不开养老,养老和金融需要相互走近,相互认知,形成共识,共享发展。
养老确实有特殊性,具有长期主义,投资周期长,回报低等特点,但是养老产业稳定性强,而且具有很充分的现金流。从养老金融来讲,养老和金融需要改变,需要走近,需要相互认知,共同构建一个适应老龄社会新的养老金融新生态。同时,养老和金融需要进行整合。从金融来讲,我们现在都只考虑单一的产品和服务,银行、保险、资管等各自为政,没有形成金融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整合性政策和实践体系。养老领域也需要改变,比如养老资产很难资本化,其原因是养老机构大多为民非属性,不是企业注册。以上海为例,截至去年底有730家养老机构,其中事业单位登记的30多家,企业登记的30多家,其余将近670家都是民非登记的,也就是说民非登记的养老院占上海市养老机构总量的90%,所以大量的资产是很难实现资本化的。所以我的观点是养老和金融需要相互走近,需要加强相互的认知,共同构建养老产业金融的生态。
在反思疫情影响时,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说“我相信我们真的要沉下心,做对的事情,做难的事情,做需要时间积淀的事情”。我觉得养老就是对的事情、难的事情、确实需要时间积淀的事情,要坚持长期主义,锚定目标,坚持不懈,方得始终。
最后,引用一句古语“种田得谷,敬老得福”,与大家共勉,谢谢大家,祝福大家!
(本文系吴玉韶在2023年养老金融50人论坛成果发布会上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