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要闻动态 > 论坛动态 > 正文

CAFF50专题论坛《金融服务养老的现状与前瞻》成功举办

来源:CAFF50  作者:本站  发布时间:2016-11-28  阅读次数: 次

2016年11月28日下午,CAFF50专题论坛《金融服务养老的现状与前瞻》在中国人民大学成功举办。此次专题论坛的主讲嘉宾是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核心成员、中国政法大学法与经济学研究院胡继晔教授。专题论坛由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董克用教授主持,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核心成员、中国人民大学李珍教授担任点评嘉宾。中国人民大学张琼副教授,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副秘书长、特邀成员王赓宇,全国老龄法律论坛陈洪忠秘书长,以及来自相关机构、高校共40余位嘉宾参加了本次活动。

专题论坛伊始,董克用教授对本期主讲嘉宾胡继晔教授进行了介绍,对各位与会嘉宾表示欢迎,并介绍了专题论坛的议程安排。

随后,胡继晔教授以《金融服务养老的现状与前瞻》为题进行了介绍和分享。

首先,胡继晔教授介绍了金融服务养老的背景情况,指出近年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及其他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金融支持养老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从政策层面为我国金融服务养老提供了基础。

胡继晔教授的专题报告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银行业服务养老;证券、基金业服务养老;保险、信托业服务养老;养老金融:融合与前瞻。

在银行业服务养老方面,胡继晔教授详细介绍了我国当前银行业发展的现状及其瓶颈,胡继晔教授指出,银行业具有一系列的优势,拓展养老金融是商业银行主动优化经营结构、对传统金融业态进行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推手,并通过中信银行、兴业银行和建设银行养老金融探索的案例分析指出,未来银行业在服务养老中将具基础性作用,其地位无法取代。

在证券、基金业服务养老方面,胡继晔教授介绍了我国证券、基金业服务养老的发展现状,并梳理了国际上证券、基金业服务养老的发展经验,为我国证券、基金业服务养老的未来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在保险、信托业服务养老方面,胡继晔教授首先介绍了保险业和信托业服务养老的基本原理,并介绍了我国保险业和信托业服务养老的发展现状,并通过案例分享,讨论了未来我国保险业和信托业服务养老可以探索的方向。

最后,胡继晔教授对我国养老金融的融合与前瞻进行了系统阐述。胡继晔教授在提出完善我国三支柱养老金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在服务于养老的过程中可以发挥的效用:银行业服务养老是养老金融的基础;证券业、基金业是养老金投资资本市场的主要渠道;保险业服务养老已经成为、并将继续成为养老金融的主要实践者;信托为多支柱的养老金提供了管理模式,信托法将保护养老金受益人的利益不受侵犯。胡继晔教授指出,金融诸业在服务养老中可以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利用各支柱养老金为支点,形成横跨所有金融领域综合经营的试点,为解决我国的老龄化问题提供保值增值的工具。

随后,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核心成员、中国人民大学李珍教授对胡继晔教授的发言进行了点评。与会人员就有关问题与主讲嘉宾进行了互动和交流。此次CAFF50专题论坛圆满结束,取得了预期的良好效果。

31317197215410380_meitu_2.jpg


上一篇: 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2016年会在京隆重召开

下一篇: CAFF50核心成员闭门研讨会正式召开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