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要闻动态 > 论坛动态 > 正文

德国养老金制度、运行与监管闭门研讨会顺利召开

来源:CAFF50  作者:本站  发布时间:2018-09-19  阅读次数: 次

随着老龄化趋势发展,全球养老金负担日趋严重,建立健全养老金制度推进养老体系改革、促进养老体系健康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诉求。作为世界上最早建立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及较早跨入老龄化社会的德国,自21世纪初开始进行了一系列养老金改革和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其他国家提供了一定的参照和借鉴。

图片1_副本.png

图为发言嘉宾合影

为了吸收借鉴德国养老金管理的优秀理念和实践经验,由中国养老50人论坛主办、中邮基金承办的“德国养老金制度、运行与监管”闭门研讨会议于9月18日在北京顺利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董克用主持,来自中德两国的近40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图片2.png

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董克用先生、中邮创业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孔军先生(拟任)致发言辞

会议开始,由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董克用教授和中邮创业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拟任)孔军先生分别致欢迎辞,他们对本次会议的基本情况以及中国养老金体系发展的北京和现状等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参加本次会议的德方代表及其他与会嘉宾表示欢迎。

图片3.png

MetallRente董事总经理Heribert Karch先生、博世企业年金负责人Dirk Jargstorff先生、安联全球投资企业年金负责人Micheal Schutze先生做专题演讲

在研讨会的发言环节MetallRente董事总经理、德国职业养老金协会董事会主席Heribert Karch先生,博世企业年金负责人、德国职业养老金协会董事会成员Dirk Jargstorff先生和安联全球投资企业年金负责人Micheal Schutze先生分别对德国养老金制度的基本情况、运行机制、监管模式进行了分析,并分享了德国博世、安联等公司的养老金管理经验。

其中,Heribert Karch先生主要介绍了德国养老金体系的基本情况及2018年的改革举措,他指出,德国养老金体系由三个支柱构成,但在人口老龄化的影响下,德国强制性第一支柱养老金支付能力不断下降,导致退休金水平开始下降,第二三支柱应发挥更大作用,但由于过去私人养老金面临着成本高、回报低的问题,很长一段时间第二三支柱的改革过程太犹豫,导致其覆盖面很低,未来应通过建立自动加入政策、提高资产管理效率等手段加快二三支柱养老金制度的发展。

Dirk Jargstorff先生则从博世养老基金的实践出发,对博世的养老金解决方案进行了系统介绍,他首先介绍了博世养老金管理的发展历程及其基本特性,他指出,截止2017年底博世养老基金已经覆盖了120000名正式成员、24000名递延成员以及41000名退休人员,累计管理的养老金资产达到37亿美元,其养老金投资注重高度的灵活性、长期投资策略、投资全球化、生命周期策略等基本原则,十余年来为成员提供了良好的投资回报,17次获得欧洲奖项。此外,博世在中国2007-2017年累计总投资近400亿人民币,有60000名员工,还于2012年成立了博世企业福利计划,取得了良好成效。

Micheal Schutze先生最后对德国养老金资产监管框架及其风险管理进行了系统分析,他表示,德国的养老金工具受到严格的监管限制,包括劳动法、保险法、投资法等诸多法律限制,而且其资金来源和投资工具都受到联邦金融监管局的严格管理和监督,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养老金资产的运作风险,在投资过程中的一般原则主要包括安全和信誉要求。同时,他指出,养老金资产管理中模型的设计十分重要,其中从投资的角度而言,必须关注的基础参数包括投资目标、投资模式、风险缓冲、投资领域、ESG、交流等各个方面,他还利用一些失败的模型教训提出了构建适当的养老金投资模型的基本原则,最后他还强调养老金投资一定是长期投资,而不是短期的追涨杀跌。

图片4.png

会中嘉宾讨论

本次会议不仅邀请到德国养老金制度、运行与监管专家来分享德国养老金发展经验,还吸引了来自人社部、财政部、发改委、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中国社会保险学会、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以及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核心成员、特邀成员、特邀研究员和青年研究员等参与讨论。

图片5.png

中国社会保险学会会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副部长胡晓义先生致闭幕辞

会议结束,由中国社会保险学会会长胡晓义昨闭幕致辞。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上一篇: 《中国养老金融发展报告(2018)》发布会暨中国养老金融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京举行

下一篇: 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2018年上海峰会隆重举行

扫码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