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月29日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税延养老险”)试点的启动时间终于被小范围明确至2017年年底前。
所谓税延养老险,是指允许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的投保人在个税前列支保费,等到将来领取保险金时再缴纳个税,是一种通过降低投保人当期税务负担的税收优惠。
作为一项全新的制度设计和安排,税延养老险涉及面广且复杂,包括税收制度、缴税方式、个人账户管理、信息平台建设以及保险产品设计等。特别是涉及多个部委,各方形成统一认识需要一个反复沟通协调的过程。所以,从最早提出设想的近10年来,才会一直“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千呼万唤
税延养老险的靴子能在今年落地,早有端倪。
2017年3月8日,财政部新闻发言人欧文汉公开表示,对税延养老险试点涉及的相关政策和技术问题,目前已基本形成政策建议。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意味着税延养老险实现从构想到实施,跨过了最艰难的一道屏障。
2008年,天津滨海新区拟进行税延养老险的试点,具体内容是30%工资收入比例可以税前列支购买商业养老保险。2009年,上海提出“适时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产品试点”,为此还成立过由监管部门和多家保险公司组成的试点工作专项小组,对税延养老险的产品设计、系统建设等工作进行研究。
然而从2014年保险业“新国十条”,到2016年人社部的“十三五”规划提出推进税延养老险的建议,都没有明确的时间点。直到今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若干意见》终于明确了“2017年年底前启动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
不过,也得益于近十年的千呼万唤,保险业才会有底气在文件发布后说出“一旦试点政策出台,保险业能够比较有效地衔接政策落地实施”。最早参与上海地区试点准备工作的太平洋寿险相关负责人表示,多年来,在监管部门的牵头下,公司一直积极参与税延养老险试点产品设计、制度制定、信息平台建设等方面的前期准备,“目前,已经基本完成产品开发、营运支持、销售队伍、市场策划和客户培育5个方面的准备工作,随时承接政策落地”。
以“邻”为鉴
随着落地时间的明确,税延养老险开始被拿来与同属“税收优惠家族”的税优健康险做比较,后者正面临着稳步推广却难以深入推进的处境。不过在业内看来,二者的保障领域和特征差异很大,放在一起类比有失公平。
“我觉得税延养老险可能比税优健康险的市场潜力要大一些。”南开大学卫生经济与医疗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朱铭来说。
具体而言,税优健康险是消费型产品,公众的投保意愿并不强烈,再加上允许带病投保的条款,保险公司要面临的道德风险和赔付风险过高,所以销售的意愿并不强烈。与之相比,税延养老险则是强储蓄型产品,只要保证产品保值增值的属性,市场接受程度会比较高,保险公司也会因为风险可控而更积极。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税优健康险在操作层面遇到的限制,税延养老险同样难以回避。中国保监会人身保险监管部主任袁序成曾表示,税延养老险落地的难点首先表现在征税方式方面。而且与税优健康险相比,税延养老险更为复杂,因为后者是当期免税,领取时还要缴税,操作流程复杂、业务延续时间长。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正是鉴于前期已有税优健康险试点政策的基础,未来税延养老险将更充分考虑到实务操作的可行性和便捷性,设定具有吸引力的递延税款,从而提高民众购买的积极性和便利度。
刚刚开始
如果从制度设计的角度来看,税延养老险若想在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中发挥出积极作用,要走的路更长。首先是制度的灵活性。从国际经验来看,为了鼓励人们积极参与第三支柱,各国一般会赋予个人养老账户多种用途。比如,美国IRA (Individual Retirement Account,个人退休账户)计划允许参加者在购房和教育、医疗等紧急支出时将该账户资产变现,以贷款形式支取。
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特邀成员孙博曾表示,这种安排增强了个人养老账户的灵活性和实用性,特别是对年轻人而言,兼顾了远期的养老需求以及近期的购房教育等需求。
那么,如果未来的实施方案要求税延养老险账户资金保持稳定,当参与者面临紧急情况时,税延养老保险账户可能存在流动性不足的缺陷。
另一方面,税收递延带来的公平性和普惠性的问题也值得思考。朱铭来表示,现在来看,购买税延养老险需要通过职工所在单位进行,未在职的城乡居民和没有固定单位的自由职业者很难享受这一优惠,而我国个人所得税纳税人约为3000万,范围十分有限。“在此基础上,税收减免的幅度也不能定得过高,在保证社会感知度的同时也要避免‘富人沾光’的结果。”朱铭来说。
不过,正如平安养老相关负责人所言,目前税延养老险对保险公司其他养老险是否有促进作用暂时不能准确判断,但是肯定会促进全民养老意识提升和参与率提高。
朱铭来也认为,无论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若干意见》的出台,还是税延养老险的落地,最主要的意义是向社会传递出一个信号。当“养老靠政府”模式不可持续、中小企业难以负担年金缴费压力的时候,人们要为养老早做打算,而购买商业养老保险正是与之相适应的家庭金融资产再组合,值得未雨绸缪。